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,在舞蹈圈里有這樣的一個奇怪的現象,小時候大部分的家長很支持孩子學習舞蹈,恨不得把所有的課外時間安排滿,因為這個時候時間充裕,文化課也不多,學習一門藝術陶冶孩子的情操;而隨著年齡的增長,堅持學習舞蹈的孩子卻越來越少,大部分放棄的原因基本都是:升學了,文化課學習時間緊張,沒有時間再繼續學習舞蹈了。
而放棄舞蹈,將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“埋頭”學習文化課中,真的就能提升成績嗎?這個答案不清楚,但是我們知道,繼續堅持舞蹈的孩子,文化課學習更自律,舞蹈與文化課相互促進,雙向發展的孩子很多。
如果說舞蹈和學習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,那一定是正比;在你身邊一定不缺乏舞蹈跳的好的孩子,細細觀察他們哪一個不是恨不得將時間掰成兩半來用。特別是在升入初中后學習和舞蹈兩手抓,每天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日程,提高每件事的效率,擠出時間進行練舞和學習。這樣自律又懂得自我時間管理的孩子,你說他還能學不好嗎?
在如今壓力充斥的每一天,繁重的作業和來自學習成績上的壓迫感,對于學生來說急需一個釋放自我的方式,而舞蹈就充當了“調節劑”適當的休息活動,調整靈活的學習時間,感受音樂與舞蹈的碰撞和揮灑汗水的快感,讓大腦得到短暫的停歇,松弛有度,反而使身心思維得到調整,對文化課的學習產生正向的積極作用。
從更長遠考慮,當孩子長大后為人際關系所困擾,跳一跳就甩掉了所有的煩惱;工作壓力大的時候,練一練就釋放了大半的壓力;心情沉悶不爽的時候,扭一扭渾身輕松舒暢。
文化課的學習教會我們的是知識和生存能力,而通過舞蹈這樣艱苦的藝術訓練,讓我們懂得是凡事都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。練舞本身就是需要時間的積累才可以看到效果,更何況是那些擁有幾年舞齡的孩子,能夠數十年如一日的練習,可以想象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努力。有了學習舞蹈形成的這股韌勁,文化課學習也自然會受到自身毅力的影響,不需要家長的監督,孩子自己就會積極主動的完成作業任務。